2025汉诺威工博会:AI赋能工业数字化

一年一度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于3月31日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博览会以“科技塑造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球约4000家企业,展示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

从使用人工智能优化生产过程到数字孪生和数字工厂,再到氢气推动能源转型的进展,汉诺威工博会在动荡与挑战中展望未来。

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杰姆·厄兹代米尔参观汉诺威工博会。

人工智能全面融入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是本届工博会的核心议题之一。包括西门子、谷歌云、博世、倍福、SAP、澳汰尔、PSI等在内的多家科技巨头纷纷展示了其最新AI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勒博士说:“至关重要的是,企业必须知道如何快速、有针对性地将人工智能融入其流程。”

SAP公司代表乔治·布朗介绍,通过AI驱动的数字助理,企业效率可提升30%。这些AI模型能够理解用户需求、自动连接后台系统并自然语言反馈查询结果,从而实现流程自动化。

今年的赫尔墨斯奖(Hermes Award)授予了西门子的“工业辅助”解决方案。这一生成式AI产品服务于工业全链条(从设计、规划、开发到运营和服务),甚至可以通过母语直接生成PLC控制代码,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将仿真技术应用于自主机器人系统。

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研发与生产

数字孪生技术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

在202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很多企业都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来优化研发和生产过程。通过构建真实生产环境的虚拟模型,企业可实现流程的虚拟规划、优化和验证,从而加快产品开发进程。无论公司规模或行业如何,现在都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向可持续数字企业的转型。数字流程和基于数据的决策,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西门子展示了面向药品生产整个价值链的人工智能支持解决方案。

西门子公司的西沃恩·弗莱明对记者说:“以前科学家发现一种药物或潜在药物候选物,需要花费10年的时间才能将其生产并推广。而我们现在推出的数字实验室,可通过数字化,使正在进行的所有任务都变得更快。例如,通过项目管理解决方案,不同地方的很多研究者可共同开展一项研究。通过数据模拟,科学家可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结合起来。”

微软展台上的劳斯莱斯Pearl 700飞机发动机。在西门子和微软的支持下,劳斯莱斯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生产、提高发动机效率并在问题出现之前预测维护需求。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利用实时数据是推动可持续运营的关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针对能源管理、水管理、生产优化或废物减少等方面的优化,可降低运营成本。数字化生产流程对于规模效率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字孪生市场将增长约40%,成为可持续运营与降本增效的关键。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触手可及

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从自动化到机器人的现代技术随处可见。以电气自动化闻名的费斯托公司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生动的演示模型,展示了它们百年历史积淀所能提供的各种解决方案。费斯托公司的索尔斯滕·布伦斯介绍:“与以往侧重技术创新和未来理念不同,今年我们将展示的重点放在可真正销售的组件和系统上。我们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在工厂自动化领域,费斯托可提供约80%的产品。”

费斯托公司从十二个方面展示了其在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来自中国的节卡机器人展示了其新推出的JAKA S 5智能协作机器人。该机型凭借0.1N级力控反馈技术和毫米级精度控制能力,吸引了众多观众操作体验。其图形化编程界面简洁易用,有助于快速部署。节卡公司副总裁常莉介绍:“节卡首创推出的图形化编程方式,对用户非常友好,可让使用者很快上手。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以及高标准的质量和品控是我们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的关键。”

工博会上,一个小男孩站在随着音乐舞动“激光剑”的3个机器人(机械臂)前。

来自法国的万喜能源公司围绕“数据驱动工业”展示了全面的工业连接解决方案,通过安全高效的工业互联网为运营技术提供多样化服务。该公司特意搭建了一个完整工厂的乐高模型,从垃圾处理、带有建筑工地的铁路线、高架仓库到5G传输塔以及IT/OT安全运营中心等一应俱全,形象地展示了企业各种产品组合及相关应用场景。

法国万喜能源公司围绕“数据驱动工业”展示其工业连接解决方案。

能源转型不限于绿氢

围绕氢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众多公司展示了创新解决方案——从电解、储存和运输到工业应用。例如,博世展示了其PEM电解堆,可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氢气,并减少能量损失Maximator展示了其用于氢气储存和加气的高压技术,这对于扩大氢气运输和工业应用至关重要。

不过,德国在推动绿氢发展方面仍面临电价高企、成本过高等挑战。在展会组织的论坛上专家坦言,绿氢在德国生产成本昂贵,是灰氢成本的3倍。仅专注于绿氢的发展,难以实现德国氢能战略目标。目前国内绿氢电解能力仅200兆瓦,远低于2030年目标的10吉瓦。绿氢成本约70%是电力。电价高,绿氢的价格就高。因此,专家建议努力降低氢的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能力和使用范围才是当务之急。

德国展示绿氢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情况。

智能能源监控也是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管理供应商ecoplanet赢得了今年的赫尔墨斯初创公司奖,其推出的“ecoplanet Cockpit”是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平台,可帮助企业实时分析其能源消耗,优化动态定价的使用,并最大限度地整合可再生能源。该平台使企业能将能源成本降低20%,同时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该解决方案还可实现能源监控、采购流程和电网费用优化的自动化,为企业提供改进的规划能力和明显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展示全球合作成果

中国国家能源集团也在工博会上展示了其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举措,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拓展国际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国家能源集团秉持互利共赢理念,加强能源投资贸易全球合作,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品牌走向世界。2023年8月在柏林设立了欧洲研究院围绕清洁能源、生态环保合作,构建中欧绿色科技合作的桥梁。

中国国家能源集团在汉诺威工博会上展示了其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成果。

接受记者采访时,欧洲研究院负责人王宝东博士介绍:“国家能源集团多渠道开展国际科技项目合作,持续在开放共享、绿色发展中提供中国力量。我们聚焦电力多元转换、氢能、储能与新型环保等方向,整合欧洲优势技术与先进成果,积极与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等开展合作,已成功推动生物质气化技术与卡诺电池技术的落地。”

免责声明:来源科技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供分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fr_FRFr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