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中双方赞同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

中国媒体报道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27日晚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

何立峰表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中方愿同欧方一道,落实好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对话交流,妥处经贸分歧,扩大相互开放,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并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谢夫乔维奇表示,中国是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愿以建交50周年为契机,深化欧中经贸合作,赞同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

欧盟希望与中国重新开启外交对话。   欧洲新闻网(euronews)同一时间发表了《欧盟贸易专员对中国之行有什么期待?》,该分析称,欧盟专员谢夫乔维奇(  Maroš Šefčovič )正在前往中国,他对这个亚洲巨人的访问将希望从中国之行中实现的以下事情:

1.“欧盟想要发出信号,他们打击得越猛烈,就越能推动欧洲人更接近中国,” 西村和朝日律师事务所的中国专家维克托·克罗切特告诉欧洲新闻。随着美国对铝和钢征收关税,以及 4 月 2 日开始实施的后续互惠关税计划,欧盟可能会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 在围绕中国电动汽车 (EV) 的争吵导致欧盟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35% 的关税,而中国则对欧洲白兰地和干邑白兰地征收关税作为报复,上届欧盟委员会与中国的关系变得紧张。自新冠疫情以来,欧盟也一直在努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尤其是在关键原材料方面的依赖。

欧盟委员会贸易副总干事玛丽亚·马丁-普拉特 (Maria Martin-Prat) 表示,新战略是“通过外交降低风险”。“我们希望将与中国的关系建立在接触和保护相结合的基础上,”这位欧盟官员在舍夫乔维奇出访前在布鲁塞尔的一次活动中表示。“我们已经抛弃了任何平稳和平等的关系的想法,”她在谈到市场扭曲和补贴时承认。

埃雷罗表示,舍夫乔维奇将探索因欧盟和美国关系不佳而产生的选择,但也将带着欧盟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一系列调查来警告中国。

3. 中国的产能过剩是欧洲的噩梦。“中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玛丽亚·马丁-普拉特(Maria Martin-Prat)声称。随着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中国有可能将更多生产转移到欧洲市场。“由于房地产建设的停止,中国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已经下降,”Victor Crochet 说。计算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力涡轮机)也在中国产能过剩的名单上。

“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欧盟希望中国从基于商业补贴和出口的模式转变为基于国内市场的模式,”Crochet 补充道。

4. 欧洲公司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障碍感到不满,从中国的欧洲公司到其海外分支机构的数据传输需要获得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CAC) 的批准。欧盟和中国于 2023 年达成了一项临时安排,以加快审批流程,但正如 Herrero 指出的那样,“对于产生大量数据的欧洲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重大问题,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与服务相关的数据。

5. 欧盟希望吸引中国投资。“欧洲在这里处于强势地位,”德洛尔研究所的专家 Sacha Courtial 告诉 Euronews,并解释说:“我们正在按照我们的条件开放我们的市场,即在欧洲创造就业机会并要求技术转让。这就是在欧洲制造中国电动汽车的理念。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开业,正在考虑在西欧开设一家制造和组装工厂,以避免欧盟关税。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Euronews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供分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fr_FRFrench